1.溫度
在真空度一定的條件下,脫臭溫度的升高可以增加脂肪酸和臭味組分的汽提速率,減少汽提水蒸汽的使用量,縮短脫臭時間,以減少油脂夾帶損失。脫臭溫度較高的熱脫色效果較好,這種效果歸于色素、過氧化物和微量金屬復合物的除去或熱鈍化作用,如胡蘿卜素在一定條件下,加熱至260度分解并除去。通常油脂的脫臭溫度一般控制在230-270度,脫臭溫度不宜超過280度,溫度過高會加劇部分油脂水解,增加蒸餾耗損;增加生育酚、籽醇的揮發量,降低成品油的營養價值和氧化穩定性;增加反式酸和聚合物生成的可能性。
2.時間
脫臭必須保證足夠的時間使臭味物質脫盡,使熱敏性色素**限度地分解并除去。脫臭時間受汽提水蒸汽速率、溫度和真空度等因素的影響。直接汽速率越大,溫度和真空度越高,揮發組分就越容易揮發,所需的脫臭時間也就越短。連續脫臭工藝根據所用脫臭塔結構的不同控制脫臭時間在15-120min,在保證脫臭效果的情況下,時間越短越好,時間長了容易導致油脂熱聚合,降低油脂的營養價值,同時可能增加反式算的生成。
3.真空度
為了防止油脂在高溫下氧化,脫臭操作都要求有較高的真空度,操作壓強一般在300-800Pa。真空度越高,所需直接汽量就越少、脫臭時間也越短,同時還可以有效避免油脂水解引起的蒸餾耗損,同時還要兼顧到設備成本和操作成本。真空度的實現一般是通過多級蒸汽噴射真空泵和多級水-汽串聯真空泵。
4.油脂的**比表面
一般認為汽化主要產生在液體的**表面上。脫臭過程中應盡可能增大油脂的**比表面,使臭味組分充分揮發。目前,增大油脂的**比表面的方法主要有兩種:一種是水蒸汽噴射的方式,即干燥水蒸汽從油層底部的分布器以一定壓力噴入容器,蒸汽在通過油層上升時,產生的氣泡增大油脂的**比表面,蒸汽帶來的動力使氣泡破裂,增加揮發組分的揮發速度,是間歇式脫臭器以及連續式板式脫臭器脫臭時采用的方法。另一種是薄膜脫臭工藝,它是利用液體分布裝置使油脂在系統中的薄膜裝置上形成薄層狀,增大油脂的**比表面,大大減小了油脂中易揮發組分的氣體穿越液層的阻力,加快了易揮發組分的揮發速度,而且油脂薄膜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薄膜裝置的表面下滑,與上升的汽提蒸汽形成的逆流接觸,大大減小了油脂中易揮發組分的汽體穿越液層的阻力,加快了易揮發組分的揮發速度,而且油脂薄膜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薄膜裝置的表面下滑,與上升的汽提蒸汽形成的逆流接觸,大大減少了汽提蒸汽用量。